走出挫折又遇困难怎么办?

我们走出眼前的挫折之后,以后的人生就一片坦途,直到老死了吗?不会的对吧!每个人在不同人生阶段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。而且人生就像玩游戏,后边的关卡比前边的肯定难度更大。乔布斯被赶出苹果,对他来讲是个大挫折,可是再次执掌苹果以后,遇到的困难、挫折,比这个大的有的是啊!

一个农民丢了一头牛,都可能要他的命。而一个国家丢了百座城池,都还会屹立不倒,这就是承担的责任不同,使命担当不同。能担当的越大,遇到的困难也越大,挫折也越多。如果我们天天没有挫折,没有困难的事情,说明什么?说明我们的价值不大,我们也失去了成长的机会。

挫折感存在的根源

为什么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内心会有挫折感呢?这个根源在哪里?

启蒙教育

李政道说过要感谢自己幼儿园的老师,因为幼儿园老师教会了他跌倒了自己爬起来!我小时候碰到了梯子,我妈没有理我,反而说赶紧看看我们家梯子,被你碰坏了没有。这是从小培养我们一种自己为自己负责的习惯。可如果大家小时候碰到梯子了,我们的妈妈会怎么处理?赶快把我们抱起来,哄哄我们,看我们磕到哪里没有。然后怪爸爸,说都是爸爸的错,爸爸没放好梯子!直到我们气消了,这件事情才算过去了。对不对?这样的话,从小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什么?

遇到事了,需要别人管我——依赖性强;然后呢,你们都得对我好,都得让我舒服——自我为中心;你们稍微对我不好我就难受,就不满意,就受不了——脆弱、情绪化;而且我们遇到事情之后,都会本能的找别人的问题——逃避责任。这样我们就成了被保护起来的,温室里的花朵。遇到点风雨我们便束手无策,觉得就是天大的挫折了,自己死活过不去。可是对别人来讲,根本就不是个事儿。

洛克菲勒第一代的时候,他父亲是一个生意人,走街串巷做小买卖。他从小就继承了这个天分,自己少年的时候就开始做生意,做小买卖。那时候他父亲借给他钱,利息非常高,十分之一。而且越是在他需要钱的时候,他父亲越是冷不丁的就把本钱抽走,死活要他还钱。

其实他父亲不缺钱,就是故意给他制造挫折,制造麻烦。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?他对资金,对经营都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,确立了他今后的世界首富的地位。要是换算成现在的利率,他比比尔盖茨还富有好几倍呢!要是中国的教育会怎样?自己砸锅卖铁,也会千方百计替孩子解决问题。结果呢?我们自己更加立不住。所以被保护的教育不是教育,关起门来搞教育真的是失败的。

目标与梦想

爱迪生、达尔文,包括疯狂动物城的朱迪,他们都是有自己的梦想。而我们的教育,就没有这样的价值观,没有把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作为教育的目标。我们的父母或许只是要我们考第一,考第一之后考个好大学,然后找个好工作,过个好生活,他们就放心了。

可是很多一直在学校拔尖的“好学生”,毕业后碌碌无为,成为一种社会现象。为什么呢?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梦想、没有目标。我们的一切都是被包办的,上学、上班、结婚,等等,都不是我们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情,我们都是被绑架的。我们整个一生都是在为别人忙活,都是在给别人打工,都是活在别人的目标下,所以我们没有主人翁的意识。

看詹姆斯·卡梅隆的故事,一个卡车司机,看到一部好电影,觉得那就是我的梦想,所以自己整了个剧本,就去找好莱坞的投资人,结果没有人搭理他。这时候的他会有挫折感吗?不存在的!他有强烈的目标感,他反正就是要去拍电影,无论发生什么,他都会百折不回。

但是我们呢,我们会不会就想,算了,赶紧回去当个卡车司机算了,还安稳呀!是不是呢?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呢?我们的梦想只是我们做个梦,想了一下,并不是真的梦想,也不是我们的目标。都是脑袋一热,三分钟,完事。别说遇到挫折,没有挫折,都不想干了呢!挺累得慌的!对吧!歇会儿吧!所以,目标感、梦想,那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勇气

如果有了目标和梦想,那么就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。否则,我们遇到点事情,我们的小心脏就突突突跳出来了,承受不了了。还没遇到点事情呢,就先把自己整灭火了。看《大宅门》里白景琦遇到困难不会哭,都是笑呵呵的。人家内心强大。那我们的内心怎么就不行呢?

所以我们的教育是有问题的,我们以后再有孩子,可别这样越俎代庖,包办一切了。现在的家长、老师都不懂真正的教育,这是教育体制的问题,是这个国家的问题。大家都没有梦想,没有目标,困惑迷茫,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天天活着干吗,没有价值存在感。这也是扒拉为什么要做下去的理由吧!因为我们有梦想,也因为大家有需求,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,找到自己的梦想,找到目标,不再困惑,敞亮起来。哪怕仅仅扒拉明白一个人,都值了。

以马云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: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。

所以,通过今天的课程,我们学到了,挫折是人生的常态,是个人成长必备良药,是孕育未来人生更大成功的丰厚土壤。而且挫折是相对的概念,一旦我们心量打开,走出去了,那挫折便不是挫折。我们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,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梦想目标,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,而不是一直扭曲教育真正的内涵
分享:

相关文章

相关标签

推荐文章